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有人翻看版权页没有找到印数这一项?这是为什么呢?
很久很久以前,大部分正规出版的图书版权页上,是有标有印数的。但随着竞争加剧,市场越来越残酷,就有一些出版社变得“聪明”起来了,悄悄地把印数这一项去掉。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一方面,可以方便少给作者算点版税稿酬,我版权页上没标明,我到底印刷了多少册,就不告诉你,反正大部分作者不会费精力去查证。另一方面,我出版社哪本书好卖哪本书不好卖,不让别的出版社知道。再一方面,打碎牙齿,往肚里咽,现在图书卖得越来越差,还是不标印数,免得让别人看着寒碜了。
到了现在,还在版权页上标明印数的出版社越来越少,能坚持在版权页上真实标明印数的出版社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在版权页上有可能找不到印数这一项,就不奇怪了。
除了上面介绍的这些,近些年来还有两点有趣无奈的变化,也在这里一并说道说道。
变化之一:版税稿酬结算依据,从“实际印数”向“实际销售数”再向“实际净销售数”演变。通俗讲:最早,出版社是印了多少给作者结多少,后来是一定周期内发货了多少给作者结多少,再后来是一定时期内减掉退货净卖了多少给作者结多少。
变化之二:结款周期和比例,从两三个月内全额结款向两三个月内半额结款向若干月内定额结款演变。通俗讲:最早,出版社是印刷一次两三个月内结一次全款,后来是结一半压一半,再后来是定期卖多少结多少,与印刷次数无关。
看了这些变化,是不是觉得世事险恶,作者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其实何止作者,编辑、出版社一样不好过,现阶段整个社会都是这样。产品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薄,压力越来越大,回报越来越小。要想过理想生活,只能多看新闻联播。没办法,在困难时期,互相体谅和乐观才能保证更好地存活。